欢迎交流
我们一起学习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结婚对于很多人来说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我们也都知道,结婚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说法讲究,意味着双方家庭都会通过这一场盛大的婚礼仪式来要...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

结婚对于很多人来说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我们也都知道,结婚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说法讲究,意味着双方家庭都会通过这一场盛大的婚礼仪式来要请所有的亲人和好友共聚一堂,那么这场婚礼仪式的举办可谓就非常重要了,大家知道结婚一般有怎样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我们了解的内容吗?我们需要在结婚之前考虑好哪些方面呢?一起来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

1. 男方需备好聘礼,聘礼的金额根据地域差异不同而定,还需要准备三金,订婚戒指、喜饼等,根据不同地方提供的礼品不同去准备。

2. 女方要准备给男方的红包礼,给男方亲友准备茶点、点心、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以及回赠男方的礼品。

3.一般情况下订婚看女方,结婚看男方,不过现在大多都是双方商定,大多订婚仪式都简单化,吃吃饭,最后将礼金收下就可以。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结婚有哪些风俗规矩

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换庚谱:

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过文定,过大礼:

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1、在结婚的时候,孕妇最好是不要出现在现场的,另外,家中最近有白事的人也不要出现,或者是戴孝的人来说,在结婚的当天,最好不要参与接亲、迎亲的环节,而且最好不要去新人的婚房,更加不能触碰新人的婚床,如果婚床被碰了可能会让新人生气,所以去参加婚礼的人也要自己注意一下。

2、结婚的时候,新娘当天是不能吃喜饼的,但是其他的一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可以暂时饱腹,绝对不要去吃喜饼,这样非常的不吉利,意思会把自己的喜气和福分都给吃掉,想要吃东西就吃普通的东西,也可以等婚礼结束之后直接吃正餐。

3、在结婚的时候,新人注意不要踩门槛,也不能踩新郎的鞋子,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很不吉利的,踩新郎鞋子是指对夫君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所以在婚礼当天,新娘在行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踩门槛,也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不仅仅是不吉利,踩到脚也是很痛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传统结婚习俗和讲究,小编今天从各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当然对大家来说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更详细的内容需要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说法讲究进行结合,在制定好一份详细的结婚前准备攻略清单指南,相对来说会更有底哦!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结婚攻略网 » 结婚注意事项及礼节(结婚的讲究和忌讳)


关注公众号『结婚攻略网』

获取最新生活交流资源!
带你玩转学习海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