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冬至目录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立冬,冬至,分别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冬至和立冬是同一天吗?各有什么意义?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9 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11 月 7 日或 8...
立冬 冬至目录 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9 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11 月 7 日或 8 日,标志着进入冬季。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225 度。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2 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标志着冬季最深、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270 度。\n\n立冬时,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穿上厚衣服、棉鞋等保暖衣物,也开始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猪肉、鸡肉等。\n\n冬至时,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寒冷也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峰。在古代,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如祭祀祖先、祭祀太阳等,表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现代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吃一种叫做“冬至饺子”的食物,以庆祝冬至节日的来临。"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的时间含义不同,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开始,冬至是北半球白昼的减少;立冬和冬至的气候特点不同,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来临,冬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
立冬是冬天来了,是秋天跟冬天的连接点,气候慢慢变冷,而冬至则是冬天就要结束了,是冬天跟春天的连接点,天气由寒冷渐渐变暖,是春光乍现的好时节。
立冬节气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
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
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
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
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
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
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从冬至开始就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夜晚也会越来长,在民间百姓们又把冬至成为“冬节”。
冬至南方温度只有6℃至8℃左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
蜃,蚌属。
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而在冬至之前,是会有大量的冷空气来临的。
一直到冬至以后,才慢慢的褪去寒潮,缓缓迎来春天。
冬至则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立冬,冬至,分别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
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立冬代表着冬天的开始,冬至是昼长夜短开始的标志。
立冬:斗指乾。
太阳黄经为225°。
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冬至:斗指子。
太阳黄经为270°。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和立冬是同一天吗?各有什么意义?
冬至和立冬不是同一天。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扩展资料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