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交流
我们一起学习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孩子是维系一个家庭感情的存在,这个维系是在感情良好的情况下,感情破裂,仍旧扒拉着孩子的,小编就不多说,一般来说,孩子嘛,都是在两个相爱的人结婚后努力的结晶,这通...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

孩子是维系一个家庭感情的存在,这个维系是在感情良好的情况下,感情破裂,仍旧扒拉着孩子的,小编就不多说,一般来说,孩子嘛,都是在两个相爱的人结婚后努力的结晶,这通称为婚生子,一听这个,就知道有个相反的词啦,非婚生子,包括但不限于未婚先孕或者婚内出轨所得等等,看性质啦,不过,但凡提起这个的话,第一反应是难以言喻的倒是不少,可是,即便是非婚生子,也得上户口,总不能成为一个“小黑孩”吧,那非婚生子女怎么上户口呢,小编有带来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有意的可以来瞅上一瞅啊。


一、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

首先应该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生育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有些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也可以接受委托作出征收决定),并保存好缴费的收据。缴费的数额一般按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确定,根据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定有所不同。社会抚养费原则上应该一次性缴纳,如果确有实际困难,可以书面申请分期缴纳。

对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发生在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部门按照现居住地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生育行为发生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征收标准;生育行为发生时,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都没有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已经在一个地方缴纳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被再次征收。

缴费后,携带相关的材料和缴费证明,就可以到孩子父亲或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派出所户籍科)申请登记了。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1、未婚生养的第一胎子女,当然命令其补办结婚登记。

2、未婚生养的第二胎子女,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

2020年国家已放开了二胎新规,然而超生的或别的不满足二胎生养资格的依然要交纳社会抚养费。

3、未婚生养第三胎或者之上子女的,征收三倍之上、六倍之下的社会抚养费。

4、社会抚养费只交纳一次即可,不限地方。

5、如需交纳社会抚养费,这样夫妻二人都须交纳而并非一人交纳即可。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一般多少钱

非婚生子女并不符合生育政策要求,应当根据国务院和各地规定来办理登记非婚生子女的户口,并且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1、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两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2、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上年纯收入高于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

3、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六十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以上便是小编的分享啦。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非婚生子所受非议都是不小的,即使国家有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户口问题,但是名头总是不那么好听的,所以,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比如父母着实在办理结婚这件事上出了岔子,小编是建议大家要保护好自己,对,保护好自己,没有法律的保障,这所谓的关系是做不得数的。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结婚攻略网 » 非婚生子如何上户口2021(2021年未婚生育政策)


关注公众号『结婚攻略网』

获取最新生活交流资源!
带你玩转学习海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